以高質量司法服務創新驅動發展
來源:互聯網 時間:2023-04-28 16:06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全國法院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強調,要促進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科技自立自強。
邁向新時代新征程,人民法院必須準確把握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具體要求,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作用,努力以高質量司法服務創新驅動發展。
始終心懷“國之大者”,更好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服務高質量發展首先要保護創新。要聚焦以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的發展需求,妥善審理涉及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高新技術案件,加大對“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關鍵領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圍繞“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要求,依法審理植物新品種案件,堅決維護國家種源安全,積極助力種業振興。要圍繞“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要求,加強著作權司法保護,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助推網絡游戲、體育直播等新興文化產業健康發展。要圍繞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要求,加強對公平競爭的保護,依法審理不正當競爭、商業秘密、商標等案件,有效規范市場秩序。要圍繞“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要求,公平公正審理涉外知識產權案件,依法平等保護中外權利人合法權益,努力打造涉外知識產權糾紛解決“優選地”。
落實能動司法要求,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審判理念現代化。知識產權審判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呈現出收案數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增長、新類型案件層出不窮、當事人申請訴訟保全較多、涉外糾紛占比較高等特點。要深入研判知識產權案件特點規律,加強審判工作運行態勢分析,不斷優化審判理念、健全訴訟規則、提升審理能力,立足我國國情抓好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努力實現“三個效果”相統一。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牢固樹立“大保護”理念,進一步健全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銜接機制,加快推進行政執法標準與司法裁判標準統一,努力打造閉環保護鏈條,增強系統保護能力。要主動延伸職能,在抓好案件審理的基礎上,注重從案件發展趨勢中找出知識產權保護存在的問題,積極向相關主管部門提出司法建議,同時還要發布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進一步發揮司法裁判規范引領作用,切實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要探索推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從事后懲戒向事前指引的轉變,加強ChatGPT所需語料知識產權合規性、生成信息著作權認定等新型疑難法律問題研究,不斷健全數字經濟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規則,明確創新創造環節“可為”與“不可為”的權利邊界,為中小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提供明確、可預期的規則指引。
聚焦“公正與效率”主題,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審判公信力。公正是根本要求,效率是人民期盼。知識產權審判必須緊緊圍繞這個主題抓質效促提升!爸芷陂L”是知識產權保護的一大痛點,是影響知識產權審判效率的具體表現。要針對收案數特別是技術類案件收案數連年增長的實際,探索向訴源治理、向審判機制、向科技司法挖潛力,用好速裁工作機制、要素式審判等措施,精準疏通知識產權案件審理的程序堵點,不斷提升審判效率,努力降低審理周期。讓侵權者付出沉痛代價,是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直接體現。要全面落實懲罰性賠償制度,以體現知識產權市場價值為導向,精準認定懲罰性賠償司法解釋中關于“故意”“情節嚴重”的新情形,合理確定計算基數、倍數和賠償數額,不斷提高侵權代價和司法威懾力。知識產權審判的公正,離不開專業客觀的技術事實查明。要進一步健全完善技術事實查明機制,全面厘清技術調查官的定位與職責,規范技術事實查明流程和標準,努力提高技術事實認定中立性、客觀性和科學性。推進知識產權誠信訴訟體系建設是訴源治理的重要環節,有助于把司法資源更多配置到真正關系創新創造的知識產權糾紛上,讓法官集中精力辦好案、辦精品案。要加大對知識產權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等行為的規制力度,運用司法大數據分析判定是否存在惡意訴訟的主觀惡意,探索專利、商標等權利在申請授權和侵權訴訟中的相關行為是否構成權利濫用的認定標準,減少“碰瓷式”維權過度侵占司法資源。
(責編:馬昌、梁秋坪)
(責任編輯: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