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創新發展的“源頭活水”
來源:互聯網 時間:2023-04-28 17:04
進入新發展階段,知識產權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為新時代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當前,我國正在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邁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人民法院作為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重要力量,要立足國家戰略高度,準確把握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作用,講政治顧大局、促公正提效率,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
充分發揮審判職能,激勵科技創新和維護公平競爭。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要通過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案例,彰顯司法保護的成果。人民法院要大力推進司法規則的創新和應用,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引領性的精品案例、優秀文書和示范庭審。通過打造精品審判工程,充分發揮司法引領作用,助力知識產權創新發展。加強知識產權平等保護,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積極服務區域打造“一帶一路”國際開放新平臺,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入推進“三合一”審判工作,探索跨區域集中審理模式,優化審判資源配置,統一法律適用標準,不斷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整體效能。
不斷加大司法保護力度,積極回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知識產權保護司法需求。近年來,涉及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的新類型案件不斷出現,人民法院要聚焦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加大對原始創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服務保障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技強國建設。要準確界定科技成果保護范圍,加強對原始和自主創新專利保護,依法保障職務發明人合法權益,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要劃好新商業模式發展“邊界線”,加強“互聯網+”新業態、新模式研究,用司法裁判為新業態健康發展“劃限定則”。要完善涉互聯網平臺壟斷行為認定標準,規制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互聯網領域壟斷行為,合理平衡各方利益,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要服務高水平農業自立自強,保護種業創新者核心利益,全面提升植物新品種司法保護力度,切實守護好糧食安全的“種子芯片”。
持續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創新,健全知識產權審判體系。堅持改革創新,是促進知識產權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推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人民法院要積極探索信息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新模式,打造符合知識產權審判特點的智能化審判方式,讓創新成果助力知識產權審判實踐,讓科技成果惠及人民群眾。與行政機關探索建立跨區域協作保護機制,開展訴調對接及行政調解司法確認工作,推動構建“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格局,形成知識產權保護合力,助推區域協同創新,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建立技術調查官、技術咨詢專家、專家陪審員、技術鑒定人員參與訴訟活動的多元化的技術事實查明體系,提高技術事實查明的客觀性、公正性、科學性。加強立案、審判和執行有效銜接,建立知識產權糾紛快處機制,助力企業高效維權。強化執源治理工作,及時告知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應承擔的不利法律后果,引導當事人自動履行,讓勝訴企業心無旁騖創新創造。
黨的二十大作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部署,作為新時代的知識產權法官,要心懷“國之大者”,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牢固樹立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依法公正高效審理好每一起知識產權案件,提升激勵創新創造的能力水平,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技強國建設,為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責編:馬昌、梁秋坪)
(責任編輯:小編)